发展社会捐助 让爱流动起来

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2020年工作报告

首页标题    通知公示    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2020年工作报告

2020年工作报告

   

                  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               

    2020年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民政部慈社司、社管局的悉心指导下,全体工作人员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遵循本中心业务范围,认真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中心理事会和执行机构坚持“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始终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提升党支部的政治站位。

    首先,抓党建从抓实基础工作开始。中心积极落实综合党委布置的任何一项会议、培训和工作。全年共参加部召集的公开党课和各种主题党日活动8次,共写出党建文章13篇,其中主题教育方面8篇已经上报,还有组织生活会、学习十九大四中全会等5篇,共24000多字。已向部社会组织党建平台上传32篇文章并通过了审查。全年召开党支部及扩大会议16次、党课和组织生活会6次、民主评议党员和谈心谈话活动4次、主题党日活动4次,2018年共开展党建活动30次以上,组织生活制度得到落实。

    其次,注重廉政建设。中心坚持抓好党的纪律教育,以廉政为重点,要求党员保持入党初心。全年未出现任何违法违纪问题,注重抓好领导带头,理事长姚显会坚持拿低标准补贴、党支部书记侯林君一直拿最低工资,并坚持节俭办机构,把仅有的资金尽量用于业务范围内的研发和试验试制。中心人员少任务重,大家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带出了一支风清气正的队伍。

    第三,强化风险防控。针对项目创新尚无新规的特性,结合实际深入排查,全面深挖潜在的风险点,分析风险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而完善和建立规章制度。针对中心孵化项目须投入市场运营的特殊性以及非营利机构对市场的复杂性缺乏经验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了《项目合作尽职调查办法》等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对其它原有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审视,对监督和防控不够严密的条款进行了完善,形成了全面的监督防控长效机制。

    第四,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在部社会组织中心党委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党支部带领中心全员,开展了为时2个月的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主题教育活动。写出了工作要求、捋出的11个方面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整改成果等共21000余字,向社会组织中心党委做了汇报。8月16日以党支部书记侯林君题为《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的公开党课结束。部社会组织中心党委副书记黄茹和赵娜处长及部管社会组织第二讲习所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并对中心主题教育给予肯定。

    在民政部一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同时迎接《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中心党支部受部社会组织中心党委的委托,圆满完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展社会捐助 让爱流动起来》大型主题党日活动。中心联手协办单位,克服工学矛盾,8月30日呈现出一场90分钟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视觉盛宴。回顾了中心“不忘初心”从零开始为捐赠废旧衣物探索再生出路的如履薄冰、“牢记使命”突破技术难关的殚精竭虑、“不忘来时的梦”勠力同心的奋斗成果。云苹果自媒体收捐、纺织品模特秀、再生纤维次生废料建材1400度高温阻燃试验等亮相主题教育会场,充分体现了抓党的建设对社会组织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激励了中心一班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克服困难,追遂《发展社会捐助、让爱流动起来》核心价值观砥砺前行的激昂斗志。

二、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引领慈善发展社会捐助

    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就是为解决捐助站点不能敞门收捐的社会问题应运而生的。带着捐赠旧衣物如何科学环保处置的课题,始终在履行使命的征程上苦苦追求。在经历了不畏坎坷获取专利,走科技引领慈善的道路;建立示范基地,首创慈善项目产业化发展模式;开展军民共建,解决全军旧军服再生难题;研发智能收捐,实现社会捐助的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过程并取得了较大成绩的基础上,2019年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慈善项目产业化闭环模式成功运营。在山东再生废旧纺织品示范基地仍居全国领先地位基础上,所在地民政局批准成立了与项目配套的“高密市社会捐助发展中心”负责全市经常化捐助活动,2019年收捐旧衣物30余万吨。至此,非营利机构孵化慈善项目,依法投入市场化运行,其收益除维系必要的生产之外,合理反哺慈善项目并推动废纺再生领域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的闭环产业链成功闭合运营。实现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交易”的废旧纺织品再生“4R原则”和“物质闭路循环、能量梯次利用”的国家废纺综合利用标准。

    (二)规范管理应用所获技术专利2019年把专利管理提到了日程,充分推进拥有的17项各种国家专利技术落地,使其成为专利设备国产化、次生废料产品高质化,让科技引领慈善的杀手锏。中心还为民政部推出的收捐标志和系列化再生产品、公众号等注册商标20余种200多品类。在2019年机构A级评估中因此而被加分。

    (三)实现了专利设备国产化。在努力挖掘示范基地和社会技术力量的前提下,根据中心专利委托外企制造的设备样机的运行实践,经过2年的再研发和提升,2019年终于完成了专利样机国产化生产,且成本降低50%。经过试运行状态良好,为专利设备大批量国产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家大量的废旧纺织品提速再生创造了希望。

    (四)旧军服再生创历史新高。2017年由我中心、北部战区、山东示范基地共同签约合作,实现了史上废旧军服再生近万吨的成功先例,军报头版、央视7套纷纷予以报道并产生轰动效应。在此基础上,2019年解放军旧军服处理全国招标,山东示范基地以其崇高的信誉和雄厚的实力中标50000吨旧军服,创历史新高。目前正在集中运输和生产中。在中心的推动下,实现了废旧纺织品再生项目一年一大步扎实向前推进的局面。

    (五)开创废纺再生次生废料高质化产品。山东示范基地自再生万余吨旧军服以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落尘短绒占到近30%,已堆满一个几千平米的车间,扔掉污染,不扔无去处。中心积极帮助基地想办法,经过近一年的调研,终于在2019年推动引进气凝胶技术,用100%次生落尘短绒,试制成功了阻燃、隔热、保温、防潮的高质化建材,用途广泛,市场巨大。2019年8月30日在部社会组织党委主办的党日活动上,1400度喷枪对再生纤维次生废料板材进行的高温阻燃试验亮相主题教育会场。

   (六)为节能环保做出了价值不菲的贡献。仅就一个山东示范基地已经做过和正在做的6万吨以上废旧军服的实际发生量,根据2018年第二届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利用技术国际论坛的数据计算,已经做到了在环保领域减排二氧化碳21.6万吨;相当于节约原油7.2万吨;节约用水36万吨;减少使用化肥1.8万吨、农药1.2万吨;减少耕地占用6万亩。为国家节能减排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不菲的贡献。

    (七)中心主动给自己加压,申请了A级评估。在组织全员半年时间进行工作总结、规范和自我评估1000余项的基础上,2019年被评为同期参评民非中最高的AAA级单位。通过评估过程,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机构的管理品质。

三、严格遵守章程,认真开展了换届工作

    中民社会捐助发展中心2015年4月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按章程规定2019年四年届满应该换届。中心认真学习部换届工作指引,将换届工作纳入2019年重要工作日程。

  • 首先,先后多次开会、协调、调研,选拔出新增理事的人选,完成了申请、报告和批准,完善了理事会建设。
  •     其次,对法人变更对象进行了选拔、比对和尽职调查,完成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并取得了一致意见,理事会开会通过了变更法人的人选。

    (三)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理事会换届工作方案;理事会换届的请示;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本届理事会审计报告;关于产生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监事)的请示;理事会换届会议议程;理事会换届选举办法;新任负责人及理事、监事备案登记表登记盖章;关于章程修改的说明;修改后章程全文提交稿;理事会相关纪要等23000多字的申报材料,并于2019年12月按要求将纸质版上报给部管社会组织工作处,等待批复后召开换届会议。

 四、认真总结教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心理事会和工作班子在创新中解放思想不够,因创新无前车之鉴而过于谨慎保守,舍身试错精神不够。

    (二)侧重于攻克创新技术难点,对机构自身慈善募款工作有所忽略,导致因受资金限制,中心聚集高水准人才不够,工作的创新推动力不强。

    (三)对慈善产业化运营理论和实践学习不够,加之受资本疲软大环境影响,慈善产业规模化进程比较缓慢。

    (四)开展慈善项目宣传不够,对扩大机构影响力缺乏认识。

2020年1月20日 10:3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