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捐助,让爱流动起来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有序扩大全国碳交易覆盖范围,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

首页标题    中心动态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有序扩大全国碳交易覆盖范围,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

据新华社消息,在23日至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对与会海内外嘉宾表示,受多因素影响,主要经济体绿色低碳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应对气候变化迈上新台阶。

郭芳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塑造世界经济发展绿色动能。

郭芳指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从5方面发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一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分级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发展高地,一体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二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阶段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逐步扩展至化工、石化、民航、造纸等行业,探索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等政策实施路径。增加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项目供给,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公开、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三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开展新能源等前沿引领技术储备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度治理等技术成果集成与示范。研究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加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四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研究完善绿色税制,发挥环境保护税调节作用。

五是加强环境气候国际合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提高对外投资项目环境可持续性,加大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来源:新华社】

3月22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在会上表示,目前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将主要从分阶段有序入市、合理控制配额缺口、优化完善统计核算制度三方面推进。其中,有序入市将分“两步走”。启动实施阶段为2024-2026年度,深化完善阶段为2027年度及之后,届时将研究配额总量的逐步适度收紧机制,充分发挥碳市场功能作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0日,配额累积成交量6.34亿吨,成交额434亿元。2024年全年成交量1.88亿吨,成交额180.44亿元,创历史新高。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均价68元/吨,较第一个履约周期提升59%。交易价格一度突破百元大关,目前碳价在90元每吨波动,总体处于合理水平。

逯世泽表示,目前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准备工作全面完成。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市场扩围各项准备工作,组织60多家单位开展专题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制定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发布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核算报告和核查等6项技术规范,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并面向企业完成功能测试。“十五五”期间,还将进一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覆盖CO₂排放量占比进一步扩大。

不过,逯世泽指出,相较于发电行业,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艺流程更加复杂,涉及的生产参数更多,对科学、准确统计核算碳排放数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三行业企业来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仍属新生事物,企业对于市场规则、责任义务还不熟悉,内部碳排放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碳排放管理能力和水平还有明显提升空间。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统筹好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稳慎推进市场扩围各项工作,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 逯世泽说。

对于接下来扩围的总体考虑,逯世泽表示,将主要从分阶段有序入市、合理控制配额缺口、优化完善统计核算制度三方面推进。

其中,有序入市将分“两步走”。启动实施阶段为2024-2026年度,以培育市场主体,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为主要目标,树立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低碳发展意识。深化完善阶段为2027年度及之后,全面提升各方参与市场能力,研究配额总量的逐步适度收紧机制,碳市场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未来将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不对配额总量预设上限,不限制企业生产。2024年度各行业企业不设配额缺口,无需支付履约成本。2025和2026年配额整体盈亏平衡,按照“体验期”式定位,将缺口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不影响行业发展,2027年后逐步加大政策力度。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将以降低数据质量风险、减少企业工作量为导向,一方面坚持化繁为简、抓大放小,紧盯主要排放源,减少碳排放核算参数数量,简化碳排放参数的核算方法;另一方面,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允许数据质量管理基础薄弱、排放规模小的企业采用缺省值计算。优化管理平台功能,实现填报错误预警、参数自动计算、报告一键生成等功能。

“为更好发挥推动降碳政策工具作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将逐步收紧。建议钢铁行业早动手、早准备,积极推动行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发展低碳技术,降低企业碳排放水平,尽快实现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也为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打好基础。” 逯世泽说。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2025年3月26日 09:16
浏览量:0
收藏